热搜: 彩信平台官网走势图
中新社天津10月1日电 题:“桥文化”带热天津假日旅行
作者 张少宣 王在御 王君妍
“天津的海河夜景非常美,各种样式的桥梁巨大且充满设计感,再搭配多彩灯光,给人以很强的视觉冲击。”在北京留学的西班牙女孩葆拉假期来到天津旅游,对于海河上的桥梁啧啧称奇。
9月30日晚,当无人机搭载“火凤”在海河上空翩然飞舞,天津“大运河-海河”项目中首座新建成的码头“津湾码头”开启试运营。
9月30日晚,天津“大运河—海河”项目首个建成的游船码头“津湾码头”投入试运营。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
“听了网络上那首《天津不养闲桥》我就特别想来天津,我曾到法国旅游,相较于塞纳河,天津的桥风格更加多元化,温柔浪漫中更有‘国际范’。”北京游客龙西女士说。
桥梁专家茅以升曾说,几乎全国的开合桥都集中在天津。天津政协文史委员何焕臻则表示,几乎全世界所有的桥梁形式都集中在海河之上,海河已然成为“世界桥梁博览会”。
“1888年,英国设计师设计了天津第一座悬臂式开启铁桥金华桥,同时它也是中国最早的开启式铁桥。而由世界著名桥梁设计大师邓文中院士设计的‘日月同辉’大沽桥,在2006年则荣获过全球桥梁设计建造的最高奖‘尤金·菲戈奖’。”何焕臻说,天津的桥不但是文旅“吸睛点”,更是近代中国看天津和世界目光看海河的“中国名片”。
在《天津不养闲桥》的作者李亮节看来,天津现如今拥有170余座跨河桥,摄影玩文艺就去金汤桥,体会法国风情就去北安桥,每逢年节游客来天津还能观看开启的解放桥……这些都是城市日常的生活场景。“人们觉得天津的桥亲切有温度,外地游客甚至外国游客通过了解天津的桥,能得到对某一种习俗、某一种态度和生活方式的故事化完整了解,这就是旅行的意义。”
9月30日晚,横穿海河的大型光影秀在假期晚间炫酷点亮,吸引众多市民及游客。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许熙巍表示,随着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很多桥更被赋予了人文意义,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艺术品、城市的风景线和独特的文化符号。
“很多拥有著名河流的城市会同时拥有著名的桥,比如伦敦泰晤士河上的塔桥、巴黎塞纳河上的亚历山大三世桥等。桥作为现如今游客们的‘打卡地’,应合理规划连接它的主干道路网,合理设置上下桥交叉路口的管理,避免拥堵,提高出行幸福感。散发历史文化魅力的桥吸引着大量游客,应进行适应文旅赋能的规划设计,提升游客的交通可达性、步行友好性和疏散安全性。”许熙巍说。
“天津之眼”摩天轮,是一座跨河建设、桥轮合一的摩天轮,兼具观光和交通功用,2009年4月16日正式对外开放。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
在与记者道别时,葆拉已经从津湾码头买好了海河游船船票。“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这是我新学会的一句话。我喜欢水,也喜欢与水相关的建筑。桥是一种世界语言,通过‘读桥’,我了解到了不同的文化特质。”(完)
央视网消息:“海洋石油720”是我国自主建造的亚洲首艘大型深水物探船。
“海洋石油720”的总吨位达13061吨,总长约107米,型宽24米,设计航速为16节。在5节航速时,可提供100吨拖力,能够在船尾拖带12条超过8000米的地震勘探电缆和相关装备,覆盖面积相当于1400个标准足球场,平均每天勘探面积可达60平方公里,是亚洲目前最大的深水物探船。
“海洋石油720”自投入使用以来,作业区域遍布中国、东南亚、西非、南美和北欧,航行距离达到140642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航行3.5圈。
先后完成48个勘探项目,采集勘探数据面积82708平方公里,相当于5个北京市面积。先后两次在赤道高温海域和北极附近极寒区域完成地震勘探作业,填补了中国大型深水物探船在极特殊海域进行高端三维地震勘探的空白。
成达万高铁嘉陵江特大桥开启主梁施工
由成都经达州至万州的成达万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一年的建设,全线的控制性工程——四川南充嘉陵江特大桥的主桥墩已经完成水下基础施工,10月1日开始主梁等上部构造施工作业。
总台记者 赵雄:今天是国庆假期的第一天,在四川南充嘉陵江特大桥主桥墩的施工现场,多辆混凝土罐车、塔吊有序紧张作业,施工人员正在搭建主桥墩支架。据了解,今年国庆假期期间,整个大桥项目的133名工作人员坚守岗位,采取轮班作业方式,确保大桥主墩完工后及时开展下一个环节的施工作业。
嘉陵江特大桥主桥墩采取围堰施工完成,由于桥墩巨大,所以围堰的直径达到50米。目前,两个主桥墩都已经完工,施工人员正在搭建主桥墩支架。这个支架搭建完以后,将会在上方开启大桥主梁的浇灌作业。主梁也叫0号梁段,长16米,重达6500吨,是所有梁段当中体积最大、重量最大的。
南充嘉陵江特大桥全长6225米,是成达万高铁重要的控制性工程。这座大桥是矮塔钢混结构的斜拉桥,大桥主跨有328米,预计将于2025年9月正式合龙贯通。
成达万高铁正线全长477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连接的主要城市有四川省内的达州、南充、成都等重点城市。这条线路建成后,从成都到达州将从现在的近3小时缩短至1个多小时,形成四川东向出川的一条快速便捷重要通道,进一步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融合发展。
不仅如此,作为全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成达万高铁还将接入既有的郑渝高铁,形成成都直达中原和京津冀地区的便捷客运通道,极大便利沿线人民群众出行,对促进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00米到3000米 我国海洋勘探不断突破
近年来,我国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完整构建海洋能源自主技术体系和自主装备体系。
2023年,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套海底地震勘探采集设备“海脉”在渤海投入使用,进一步提升了复杂地质构造下的油气藏勘探精度。
我国自研井下高端技术装备“璇玑”系统,已跨越“千井作业、百万进尺”的里程碑,推广至印尼、乌干达、伊拉克等国家,一次入井成功率达93%。自研海洋拖缆地震勘探采集装备“海经”系统实现超深水作业,进一步增强了我国水中勘探装备的技术实力。
从仅拥有一座作业水深100米的钻井平台,到建成以深水物探船“海洋石油720”、深水钻井平台“奋进号”、深水多功能工作船“海洋石油681”为代表的水面大型勘探装备群,我国深水油气勘探能力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实现3000米以内作业水深的全覆盖。